鹿禧閣藏品展銷會
發布日期:2019-06-16
2019年6月14號、15號兩天江蘇鹿禧閣藝術品服務有限公司舉辦了一場大型古玩藝術品展銷會,此次展銷會邀請了電視臺、收藏協會、海峽兩岸藝術品交流中心等單位以及資深收藏愛好者、買家,與會者共聚一堂,積極參與交流活動,收獲良多。
公司請的坐堂專家顧惠明老師在這兩天活動中為廣大收藏愛好者和賣家客戶鑒賞了一批古玩藝術品,大家互相學習交流,共同提高。
現場活動中瓷器、錢幣是最受歡迎的,很多買家駐足觀看詢問?;翞橛?,即為瓷。中國最早的瓷器,就是青色和白色,玉的顏色。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又燒制出了青花瓷和彩瓷。約距今1000年,伴隨著海上貿易的發達,瓷器遠銷海外,精美的瓷器和高超的制造技術享譽世界,世界認識中國的名片從絲綢變成了瓷器,中國被稱為“China”。
在錢幣收藏中,除了古錢幣之外,現在市場上關于銀元、銅元的收藏也是一大熱點。銀元俗稱“大洋”、“洋錢”或“花邊錢”。銀元起源于15世紀的歐洲,是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明萬歷(1573年-1620年)年間銀元流入中國。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鑄行“乾隆寶藏”銀幣。道光(1821年-1850年)年間,臺灣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銀圓,稱為銀餅。光緒十六年(1890年)清廷開始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后,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
銅元俗稱銅板,是清末以來所鑄各種新式銅幣的通稱。銅元是我國近代貨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銅元誕生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它是我國錢幣史上“機制幣”的開端。銅元中間無孔,系仿照香港銅輔幣鑄造而成,因此外觀與歷代的方孔銅錢不同。銅元的誕生標志著我國金屬貨幣鑄造工藝從傳統的手工翻砂鑄造進入了先進的機器化生產的新階段。
這次展銷會的圓滿成功離不開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特別感謝合作單位和廣大買家收藏者,炎炎夏日里給公司和賣家藏品的宣傳推廣。鹿禧閣一貫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誠信、守信、共贏為本,真心實意幫助賣家宣傳藏品,幫助買家尋找征集到心儀的藏品,積極促進藝術品市場化發展,致力于打造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品投資交流平臺。